首页

校园女王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23:25:14 作者:丝路驿站“食”尚烤味:民族香溢火功深 浏览量:89321

  中新网兰州5月24日电 (艾庆龙)在甘肃省临夏州,有这样一个县城,它不是传统印象中烧烤业发达的城市,却悄然在烧烤领域闯出一片天,这就是康乐县。谁能想到,这个地处内陆、多民族聚居的小县城,烧烤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、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,更成为展示民族风情的特色窗口。

  其实,康乐人对烧烤的热爱由来已久,烧烤在本地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,它不仅是美食,更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载体。为进一步推动烧烤产业发展,康乐县已连续三年举办烧烤美食文化活动,支持鼓励民众外出开美食店。从政府到民间,多方合力擦亮 “康乐烧烤” 金字招牌,推动产业迈向新高度。

图为康乐烧烤。(资料图)康乐县美食产业与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供图

  在兰州的大街小巷,“萨里尔”“有奴思”“嘉峪关AAA”“领头羊”等烧烤店颇有名声,而很多人不知道,这些店的老板都来自康乐县。

  田玉龙作为萨里尔烤肉餐厅的老板,自称“烤二代”,1996年他从牛羊贩卖起步,为烤肉摊主供货。一次偶然,摊主用烧烤设备抵账,让他踏入烧烤行业。起初,田玉龙跟着朋友学,后来不断琢磨创新。如今,他不仅有了自己独特风味的烧烤店,还加入手工面片等主食,生意愈发红火。在兰州、庆阳、银川等地,他已拥有6家烤肉店,每家店年营业额达五六百万元。

  田玉龙的烧烤店内里,藏着浓郁的民族风情。牛羊肉的选材遵循标准,确保食材纯正;独特的调料配方里,孜然、花椒、茴香等香料按比例调配,赋予烧烤独特风味。烤制时,师傅们用传统的铁签串肉,在明火上翻转腾挪。

  如今,田玉龙的孩子田小飞、田小峰接手店铺生意后,借助网络推广烧烤技艺,烤肉厨师“火上飞”的视频在网络走红,单条最高点赞达134万人次,在海外社交平台也颇具影响力,引得韩国、日本等地食客慕名而来。

  在康乐县城,烧烤氛围浓厚,随处可见烧烤店铺,不少“烤二代”“烤三代”也参与其中。一些店铺还自制并售卖烧烤调料,形成独特产业链。

  在康乐县苏集镇半坡村,烧烤更是带动全村致富的“法宝”。村里200多户在外经营餐饮,其中80多户做烧烤生意。他们以家族式、邻里帮带的形式,在青海、甘肃等西北地区开店,半坡村也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“烧烤村”。

  该村党支部书记马占华说,为鼓励村民投身烧烤行业,村“两委”积极对接就业信息,协助申请创业贷款,支持村民开启烧烤事业。

  半坡村村民马奥外力曾是贫困户,凭借烧烤店成功逆袭。如今,他有4个店铺,100多名村民在店内学技术、打工。他经营的一家店铺,日营业额约1万元。除了常见烧烤,胡辣羊头、羊蹄、炒羊骨等特色菜品,更是吸引众多食客。

  康乐县美食产业与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主任丁世强说,兰州市近一半烧烤店为康乐人经营。

  为何烧烤能在康乐兴起并蓬勃发展?丁世强认为,当地农业资源丰富,优质的肉类和蔬菜为烧烤提供了坚实的食材基础。从历史上看,该地是进川入藏的驿站,各地商旅往来,融合出独特的饮食习惯。而多民族聚居的环境,更为烧烤注入灵魂。

  康乐烧烤的崛起,既是地域特色饮食与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,也是“传统技艺+现代营销+政策扶持”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目前,康乐县正在从品牌培育、标准化建设到产业融合,多部门联合推进,致力于将康乐烧烤这张小名片,发展成拉动经济的大产业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国触式橄榄球分区赛在广西南宁举办

据了解,书楼村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示范基地逐渐形成集培育、种植、深加工、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,今年暑期还举办了首届灵芝采摘文化旅游节,吸引了众多游客、研学团以及当地群众前来体验,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。

已致93死!俄侦查委员会披露莫斯科恐袭遇难者死因

“这些炼焦煤低灰、低硫、特低磷、高发热量、强粘结性,被业内誉为‘世界瑰宝’。”4月9日,在该矿井口,沙曲二号煤矿所属的山西焦煤集团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晋焦煤”)董事长武海军对记者说,特别是热反应后强度指标高于其他主焦煤,是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首选资源。

(文化新纪行)晋北古长城脚下的守望者:守好长城守好家

7月以来,新疆铁路部门树牢“大运输”理念,相继在临哈铁路、乌将铁路、南疆铁路开行万吨试验列车,为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能,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打下坚实基础。下一步将主动对接企业生产和物流市场需求,持续优化铁路物流产品供给,不断提升运输组织能力,为提高疆煤外运能力、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
记者Vlog:探访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

与此同时,在洛川县凤栖街道芦白村的陕西方旭科技创新园基地,卢王斌正带领工人抢抓农时进行着卸袋工作。“每年金秋时节都是最忙碌又开心的时候,看着一个个红嘟嘟的苹果,内心无比满足和喜悦。”卢王斌说。

商务部: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

然而,即便预算再高,也难以解决台军人力匮乏的困境。调查显示,去年7月台军官兵总数155218人,比18个月前减少9600余人,降幅达6%。其中后6个月流失人数几乎等同前12个月。而据台防务部门防务预算书,台军2025年志愿役官士兵的预算员额160749人,比2024年减少5486人,相当于一年内蒸发掉11个联兵营的志愿役兵力。这些人当中,不少还是战斗部队的基层军官以及资深士兵,甘愿赔钱和放弃晋升来提前退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